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。
暴虎:空手打虎;冯河:徒步过河,“冯”同“凭”。徒手和虎搏斗;蹚水过大河。比喻勇猛果敢。
指捕风捉影,疑虑重重,自相惊扰。参见“杯弓蛇影”、“三人成虎”。
龙、虎:比喻不平常的人物。隐藏着的龙;睡卧着的虎。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或英雄。
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。也比喻凶残的恶人。
豺、虎:两种凶残的野兽。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。
见“鸱视狼顾”。
牛犊:小牛;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。比喻年轻人勇敢胆大;无所畏惧;敢作敢为。也作“初生牛犊不惧虎”、“初生牛犊不畏虎”。
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,无所畏惧。
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,无所畏惧。
往虎口送食。比喻置身险地。
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
喻待机行事,一举两得。
鸱:鹞鹰,一种猛禽;吻:嘴唇边。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。
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。
设计让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。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地势。
《尸子》:“中黄伯曰: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。”又:“莒国有石焦原者,广寻,长五十步,临百仞之溪,莒国莫敢近也。有以勇见莒子者,独却行剂踵焉。”后以“雕虎焦原”谓壮士履险。
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,为民除害。事见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。后以“断蛟刺虎”谓武艺高强,行为侠义。
故意装糊涂蒙骗人。
虎变:如虎身花纹的变化。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。
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。
犹言打凤牢龙。
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。
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;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冲去。
攒:赶。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
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
逢:碰到,遇到。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
像饿急了的老虎捉羊一样。形容动作迅猛。亦作“饿虎吞羊”、“饿虎扑羊”。
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。
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。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。
比喻凶残贪婪。
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。比喻不伤害亲近者。
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
归:返回。把老虎放回山林。比喻把敌人放走;留下后患。也作“纵虎归山”。
谓放掉老虎,必留后患。
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。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。
伏:屈服;降:用用威力使屈服。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。形容力量强大,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。
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
犹言暴虎冯河。
形容谈吐文雅,器宇轩昂。
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。
饲:喂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。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。
官如虎,吏如狼。形容官吏贪暴。
指小人在位,接近帝王,贪婪如金之坚,凶恶如虎之猛。
假:假借;凭借。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。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。
如虎般宽厚的背;似熊样粗壮的腰。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。
踞:蹲或坐;盘:盘绕。原指石头城(南京城)象猛虎蹲在西面;钟山象蛟龙盘绕在东面。形容地势险要。
在老虎嘴里拔牙。比喻冒着极大危险去做某一事情。
从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。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;侥幸保全了性命。
从老虎嘴里逃脱出来。比喻从险境中逃出来。也作“虎口余生”。
老虎离开深山;落在平地里。比喻有权有势者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。平阳:地势平坦、明亮的地方。
老虎进入羊群。形容强者在肆意欺凌弱者。
头大像老虎一样;尾巴像蛇一样细。比喻做事有始无终;起初声势很大;后来劲头很小。
质:本性。比喻外强内弱,虚有其表。
像虎和狼一样凶猛的国家。比喻侵略成性的国家。
形容地势雄伟险要。同“虎踞龙盘”。
比喻豪强割据和相互兼并。
形容地势雄伟险要。同“虎踞龙盘”。
老虎冲进羊群中。比喻以强凌弱,为所欲为。同“虎入羊群”。
比喻凶恶狡黠之辈。
- <<
- 1